- 关键字1
- 关键字2
- 关键字1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2021年01B期,2021年1月20日出版)
12年时间,打造出8部校园原创音乐剧,做成这件事的并非大牌名校,也非艺术特色学校,而是上海松江区一所普通的中学——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这所创办于2003年的学校,在2006年遭遇初高中分离这一重大转变之时,创造性地以原创音乐剧为突破口,打开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动力。2014年,“校园原创音乐剧”项目探索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背后的灵魂人物、8部音乐剧的总导演,被华实人称为“许大师”的学校资深音乐教师许欢。
他热爱音乐,诸多乐器的演奏都不在话下;他自学成才,从上海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通过自学考试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深造;他潜心教育事业,喜欢和学生在一起,让学生爱上音乐是他自认为最大的成功;他勤恳朴实,扎根郊区学校30多年未曾想过离开;他淡泊名利,评职称、获奖之类的事不大放在心上;他有教无类,倾心为每一个热爱音乐的普通甚至零基础孩子编织音乐和音乐剧梦想……
现在的他正忙着打造学校献礼建党100周年的第九部原创音乐剧,这部剧2021年即将上演,令人期待。更令人欣喜的是,华实中学已初步建成校园原创音乐剧课程群,编制完成12门相关基础课程的读本及各门基础课程实施方案,并积极筹备剧本创意与编写大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走进音乐剧的世界,并从中收获真实的成长。
用心“定制”适合学生的音乐剧
2007年的灿烂六月,华实中学首部校园原创音乐剧《美丽地平线》成功献演,受邀来观摩的一位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老师激动地说:“一所郊区初中完全以自己的力量,完成一部音乐剧的创、编、演,这种气魄及其背后的育人追求值得所有人敬仰,这是一个创举。”此后,每隔一两年,学校就推出一部原创音乐剧:2008年的《人生抒情海》、2009年的《与世博邂逅》、2011年的《中国少年说》、2013年的《松江印象记》、2015年的《美丽中国梦》、2017年的《在云间等你》和2019年的《种上好风景》。
12年、8部原创音乐剧,一所普通学校如此高频率的产出似乎不可思议。许欢告诉记者,音乐剧有个俗名叫“大杂烩”,它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学校当年想要“试水”音乐剧,主要就是因为这个项目可以让全校师生人人都参与其中,凝聚人心、振奋士气。此外,相较于话剧和歌剧等艺术形式,音乐剧的表演形式更为自由融通,审美边界更为宽阔。“当然,我们学校的原创音乐剧与真正的专业意义上的音乐剧还是有区别的,专业的音乐剧其实不太适合学生,但校园音乐剧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必须非常适合学生。”
如何让音乐剧适合中学生?许欢介绍,首先是题材内容必须“接地气”,尽量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比如,第一部剧《美丽地平线》描绘的就是一个女学生的感人故事: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与父亲发生争执,愤然离家出走又遭受社会青年的诱惑,但最终被同学、老师以及资助了一年的云南小女孩成功挽回。第二部《人生抒情海》关注的是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共处校园,如何达成两代独生子女的共同成长的过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学生及学生身边的老师,场景就是校园,必然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他们的共鸣。
许欢回忆起第一部剧的创意时期,学校号召全体师生积极贡献创意和剧本。“要的就是学生身边的故事,孩子们都可起劲了”。有个预初的学生写作能力还不是很强,但脑子里有想法,就跑到他的办公室说,“许老师,我想到5个故事”,许欢就把他的想法记下来了。到了第二天,这个学生又跑来了,竟然又编了5个新的故事。有的学生把自己写的“剧本”拿来,许欢一看,“不行,你这写的是小说,不是剧本”。“剧本怎么写?”学生问,语文课也没教过。许欢先让学生自己去找相关书籍学习,但学校的图书馆和新华书店都找不到。后来,有其他学生从家里带来爷爷奶奶的旧书——《放下你的鞭子》《茶馆》等老话剧的剧本。许欢告诉学生,剧本就是这样的写法,但是音乐剧的剧本与话剧有点区别。于是许欢拿来了真正音乐剧的剧本,还有越剧、京剧的剧本,告诉学生所有这些剧本的异同点。学生领会了以后马上就能灵活运用了,把自己的故事写成像模像样的剧本。
创意和剧本收集上来后,学校进行筛选,敲定故事大纲,然后组织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教师撰写正式的剧本。这个环节也要考虑适合学生,人物语言、舞台表演等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与此同时,许欢领衔的音乐团队开始创作最为重头的音乐部分。这部分同样强调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
从第7部剧开始,为了更好的舞台效果,许欢组建了“欢悦”学生乐队,为音乐剧表演做现场伴奏。“欢悦”乐队的成员基本都是零基础,此前未曾学过乐器演奏,但他们却能做到在短短几个月的训练之后就能上台为音乐剧作伴奏,秘诀何在?
许欢告诉记者,秘诀就在于为学生“量身定制”音乐。比如,吹萨克斯的学生水平高一点,就把比较难的部分交给他来吹奏;吹小号的学生进度比较慢,那就负责相对容易的部分。当然,这种定制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而许欢因为一人带整支乐队,对每个成员的水平都了如指掌,所以在音乐创作时就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差异。并且如果有某位学生因故无法参与演奏,而由另一位学生来替代,许欢也能迅速调整音乐,使新加入的学生能够胜任。“所以我们的乐队几个月就能上台演奏,不是因为学生的水平有多高,也不是因为我们教得有多好,而是因为所有东西都是定制的”,许欢笑着说。
学生一届届地换,每一年所有东西都要重新定制,这其实非常花费时间,也很需要动脑筋,但许欢乐此不疲,“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走进音乐和音乐剧的世界,不能因为他零基础就将其拒之门外,只要他热爱音乐、喜欢表演,我们就欢迎他加入进来。我要做的就是创造一切条件让孩子们享受其中、收获成长”。
也因此,在为音乐剧选拔演员时,学校坚持“人人皆可表演”的原则,采用“海选”方式,力图给每位学生一个公平参与并从中受益的机会。
“这才是最好的德育”
许欢清楚地记得,2011年《少年中国说》第一次演出结束后,来观剧的市德育专家谢贻范激动地握着他的手,好久都说不出话来,最后说了一句话:“这才是最好的德育!”
其实在第一部剧成功献演后,时任校长潘建荣就提出了“一部音乐剧,一种新德育;一部音乐剧,一种新追求”的发展理念,要求将原创音乐剧的各类元素融入相关课程,尤其要将与音乐剧主题相关的深刻讨论作为重构学校校本德育课程的重要资源。
对于音乐剧的德育价值,许欢深有感触,多年来他亲眼见证了一个个学生因为音乐剧而发生喜人的改变。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原本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参与音乐剧排练后,一开始是置身事外、我行我素,慢慢地会安静坐着看别人排练,再过几天竟然早早地来到排练厅打扫卫生、排练结束后帮忙整理道具最后才离开。他俩其实只是群众演员,上台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一句台词都没有。但没有人能想到,他俩投入到把所有人的台词全背下来了,甚至在其他学生临时无法参与排练时,他俩随时能顶上。最后音乐剧演完了,最舍不得离开的也是这两个学生。
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许欢解释说:首先,音乐剧排练是跨年级的,两个“皮大王”没有了平时一起皮的同伴,想皮也皮不起来,其他人都在认真的练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其次,校园音乐剧排练很讲求高效,因为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宝贵,一个主角如果演得不好随时可能被换下来,其他学生演得好的也可能成为主角,这让学生意识到‘只要付出就有机会’,而且这个机会和学习好不好没关系,他们的斗志就被激发出来了;最后,在这里,一个人是成不了事的,但少了任何一个人也是不行的,一大帮人齐心协力才能演好一部剧,这种团队合作的氛围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找到了一种自我价值。
初二(5)班的严浩然同学就是在一次演出时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那一次,他的乐器出了状况,在台上没有办法换,也不能叫老师,只能向乐队成员求救,没想到几位同伴都给了他“放心”的眼神,弹键盘的学姐流畅地弹出了他的声部,接着吹萨克斯的学妹和小号手师哥看着他的乐谱把旋律吹了出来。演出结束后,许老师拍拍他的肩膀说:“明白了吗?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同样是初二年级的戴家睿同学,非常高兴能参加学校第八部剧《种上好风景》的演出。他原本是跑龙套的群众演员,后来竟然成了主演,“多亏了许老师对我的耐心指导”。他坦言自己曾有急躁的毛病,一开始排练时只顾着自己把所有台词快点念完,根本不考虑剧情的发展和其他演员的感受,“许老师耐心地跟我讲解情节的发展,一句一句教我念台词,渐渐地我学会了怎么掌握台上的节奏,怎么配合别的演员的演出”。音乐剧不仅让他学会了表演,而且让他懂得了耐心与配合,“爸爸妈妈和老师都惊讶地发现我身上急躁的毛病没有了,任何事情我总能耐心地说清楚,也不像以前那样乱发脾气了”。
学生身上还有一种变化是让许欢最感到开心的。他告诉记者,这个年龄的孩子平时一般都喜欢流行歌曲,追某某歌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校园音乐剧是比较主旋律的,乐队演奏的曲目也以红歌为主。为了让学生对演奏更加有兴趣,他曾提议加入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流行音乐,没想到好多学生都不喜欢、不同意,这让许欢既意外又欣慰:“这么多年我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最想看到的,就是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层次有变化、有提升。”
在学校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姚玉芳看来,校园原创音乐剧覆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容,对于00后的一代学生进行着“无声胜有声”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育;它引领学生的校园生命从单纯的“知识掌握”抑或“考分高低”中突破,强调学生需要对生命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体验与人文感受。每一部音乐剧都让一批参与其中的师生在道德情操、艺术欣赏、修养审美、潜能发挥乃至品格人格上发生积极变化,是学校“让学生更好适应未来”这一办学理念的有效实现路径,也是“自信未来”办学特色的生动彰显。
多年的努力与积淀,让校园原创音乐剧成为华实中学的一张“王牌”。学生家长们也改变了观念,原本担心排练会影响孩子学习,现在却冲着音乐剧把孩子送到这里。
为了进一步扩大校园原创音乐剧的受益面、进一步深挖其育人价值,学校正积极推进音乐剧项目的课程化,构建校园原创音乐剧课程群,并研究相关评价与改进机制。
打造课程群,惠及每一位学生
自2019年9月启动《核心素养导向下校园原创音乐剧课程群建设》研究课题以来,学校构建了一点三阶四维音乐剧课程体系。副校长姚明恺介绍说,一点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现核心素养的导向;三阶指向三类课程,分别面向全体学生、有兴趣学生和有特长学生;四维指的是音乐剧“创、编、排、演”的四个课程维度,围绕每个维度融合各学科特点,开设分模块的分层课程。课程群的建设避免了音乐剧弱化成游离于课程实施体系之外、零敲碎打的简单拼盘。在寓教于演的过程中,学校提炼了音乐剧教学六法:情感陶冶法、角色体验法、榜样模仿法、任务体验法、实践锻炼法、教育说服法,以重体验、重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音乐剧的育人魅力。
今年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为新常态,学校打开了音乐剧课程实施的新局面,实现了音乐剧课程的线上全覆盖。返校复学后,学校给预初至初二年级的学生送上音乐剧学习“大餐”——火热出炉的12门音乐剧基础课程,包括《校园原创音乐剧之音乐剧歌词创作与鉴赏》《校园原创音乐剧之相关历史人物解读及其作品赏析》《校园原创音乐剧之剧本创作与背景解读》《校园原创之课本剧创作与表演》《校园原创音乐剧之配乐诗朗诵》《校园原创音乐剧之摄影艺术》《校园原创音乐之剧道具制作》《校园原创音乐剧之台词表演》《校园原创音乐剧之健美操与舞蹈》《校园原创音乐剧之音乐剧曲目欣赏与演绎》《音乐剧之中英文影视配音》《校园原创音乐剧之云间风物》,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在课程群的基础上,学校还在积极筹备校园原创音乐剧的剧本创意与编写大赛,后期将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月”的活动之中,进行校园原创音乐剧排演大赛,以此作为原创音乐剧课程的总体评价。
“这是教育的音乐剧而非仅仅是音乐剧,这是全面、综合涵养美好的教育,是师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新途径。”姚玉芳书记表示,学校将以校园原创音乐剧为平台积极探索“课程统整”和“转变教学方式”,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丰富课程体系,成就美好教育。
对于未来,许欢亦是满怀期待,他还有很多事情想去做,比如,把课本中的内容改编成音乐短剧,两三个学生演一出,各学科、各班级都可以开展,让学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课本;音乐短剧还可以和当下流行的短视频结合起来,每个班级的表演都可以拍成短视频上传网络平台,供互相学习和借鉴。
相信华实中学的校园原创音乐剧会一直演下去,而且会越来越丰富和精彩。
信息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