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活动

Activities

关键字文章匹配

  • 关键字1
  • 关键字2
  • 关键字1

学科教研联盟|“人工智能+”跨学科融合教学探索

时间:2024-01-08浏览:96设置


      人工智能是当今时代的重要技术和发展趋势,它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和行业。中小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以适应智能社会,同时也为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也提到要在中小学开展有关人工智能教育。那么到底该如何将人工智能的内容融入课堂中呢?老师又该如何带领学生正确认识、使用人工智能的知识呢?    

     为了帮助信息科技老师能够更好重构信息科技课程内容,把人工智能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11-12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信息科技学科组邀请上海市智能教育研究院专家们,走进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附属紫竹小学和附属浦东临港小学,与老师们开展跨学科集体备课,并开设了三次中小学人工智能的专家公开课,引领老师们创新人工智能课程内容以及灵活多样的跨学科教学模式。


AI变脸——探密面部关键点检测技术


         11月3日,在盐城实验学校云计算机教室,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贺浏星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画”课堂。课堂上,老师采用24节气风光景象以及ChatGPT引入,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作画的原理并进行演示,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通过预测人容貌的衰老变化,寻找AI生成的照片,让同学们从课堂中有了一次深入、有趣的了解与体验,同时让同学们认识到了人工智能在图片修复以及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学会要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人工智能技术。


        江苏省盐城市电视台对本次公开课进行了新闻报道,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江波老师在接受盐城市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授课,能够提高中小学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提高老师对于如何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认识。”


神笔马良——人工智能绘


        11月24日,华东师范大学钟琳老师为附属紫竹小学学生执教“人工智能绘图”。她从同学们都熟知的《神笔马良》的故事导入,围绕马良的现代穿越之旅,引入AI绘图技术,带领三年级的同学们走进神奇的AI绘图的世界。同学们通过“AI绘图我了解-提示词我思考-AI绘图我尝试”的探索过程,对AI绘图的原理、使用有了初步的感受,体验到了AI绘图的神奇。围绕AI绘画创作的优缺点,钟老师和同学们开展了一场头脑风暴。


曲高和寡——音乐人工智能


       12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的王丽老师为附属浦东临港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音乐人工智能”一课。从同学们熟悉的日常歌曲入手,让大家了解到不同的人喜欢的音乐类别是不同的,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歌曲的特性和用户的喜好来为大家推荐个性化歌单。王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音乐的基本元素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元素来区分不同的歌曲类型,带领同学们通过计算歌曲之间的曼哈顿距离来对未知歌曲进行归类。让学生在“算距离、比远近、出结果”这样的步骤中体会K近邻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成员校的信息科技、美术和音乐老师们线上线下共同参与了三次公开课活动,并在课后与专家们围绕人工智能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及未来在中小学如何开展教学的规划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此外,11月18日,联盟信息技术组还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江波副教授以《人工智能的核心方法及教育理念》为题,对新课标中的人工智能内容进阶做了分析,并为老师们详细解读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

       本学期的“人工智能”系列教研活动,一方面加深了老师们对于信息科技学科中有关人工智能知识方面教学的理解与思考,引领老师们初步感受了人工智能课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让老师们意识到,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的课程,一定要强调学科的实践性,即要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感悟,在过程中重视学生智能思维的培育,帮助他们在如今信息泛滥的环境中利用人工智能调用更多信息来分析、辨识,从而服务于自己的学习与发展。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本身就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跨学科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人工智能的本质和应用。由于智能技术与数字社会的高度融合,所指向的学习问题往往真实且复杂,无法通过孤立的知识或技能予以解决。因此,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中进一步引入跨学科的教学理念,从真实的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中生成具体的跨学科问题,从而进一步凝练人工智能学习问题,既符合人工智能学科特点及其深度渗透社会生活的技术特点,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有效、持续学习探究的产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