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活动

Activities

关键字文章匹配

  • 关键字1
  • 关键字2
  • 关键字1

学科教研联盟| 小学数学“聚焦数学问题,促进深度学习”主题教研活动纪要

时间:2019-12-11浏览:16设置

       2019年12月11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小学顺利进行,本次活动以“聚焦数学问题,促进深度学习”为主题展开。教研活动主要分为四个环节:主题示范、实践探索、专家报告及教学研讨。

一、主题示范

      上海市著名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潘小明为大家现场展示了以“问题解决”为题的主题示范课。潘老师以一道大情境、开放性的“植树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课堂上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答案,他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解题理由并且要认真倾听他人想法,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随后,潘老师又以一系列追问为引领,使学生不断形成认知冲突,步步深入思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课堂上,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思考,争先恐后地发言。听课的老师表示,在潘老师的课堂上,体现了以大问题引领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过程,深度学习正在发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上课结束后,潘老师以“核心问题为引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主题介绍了本课的设计思路。他首先分析了教材中“植树问题”的任务设计,然后介绍了本节课设计大情境问题的思路。潘老师特别强调了通过教师追问,课堂讨论和动态几何模型的演示,可以引发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深度思考,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在场的教师都被潘老师的精彩教学和说课深深吸引,收获颇丰。
 

二、实践探索

      主题示范课之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朱振环为大家带来了一节“大数与凑整”的实践探索课。如何把问题解决的思想体现在日常数学知识的教学中,一直是老师们关注的问题,朱老师在这堂课中把解决问题与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作了新的尝试。朱老师以“双十一特卖会”为问题情境,从已学的“四舍五入法”引入,由连贯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去尾法”和“进一法”。在练习巩固环节,朱老师设计了许多真实的数学情境,让学生体会三种不同求近似值方法的异同。整堂课任务设计环环相扣,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朱振环老师把问题解决理念很好的体现在在“大数与凑整”的教学中,使听课老师得到了启发。 


三、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孔企平教授首先对以上两节课做了点评。然后,孔企平教授做了“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的主题报告。报告主要讲了三个问题:数学课如何备课、数学课如何上课和数学课如何研究。孔企平教授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以问题解决为主线,激发儿童的深度参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他解释了问题解决和解题练习这两种学习活动的区别,强调设计问题解决学习活动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经历寻找“方法”的过程。在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习惯和思维品质。同时,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当中,要关注“教学重点、学习难点、学生探索点、知识从哪里和来到哪里去”五个要点。 

      孔企平教授指出,问题解决活动是培养儿童数学思维的基本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教材内容重点培养儿童的算术思维、几何思维和早期的代数思维,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在日常数学教学当中。随后,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孙思雨介绍了“如何培养儿童早期代数思维”的课题研究。她指出培养儿童的早期代数思维要建立一种动态的代数观,以算术结构关系和早期函数思维为抓手,鼓励儿童发现并归纳出一般的数学规律,使用多元表征方式进行猜想和论证。

四、教学研讨

      最后,联盟成员学校的老师对这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如何开展教研活动进行了热烈讨论,同时也对未来联盟教研活动提出了期待,例如希望提供更多“复习课”的教学范例、为联盟校的课题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建立微信群方便资源共享等等。 

      会议对今后如何开展联盟教研活动形成了一些共识:第一,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更多青年教师参与实践和课题研究的机会。第二,鼓励联盟校成员积极申报研究课题,培养更多研究型教师。第三,鼓励各成员校轮流承办联盟主题教研活动,可以上海和外地联盟校交替开展教研活动。第四,建立教研学习共同体,加强联盟校教师之间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大家对未来的教研活动都充满了期待。



文字  孙思雨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图片  陈晓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小学)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