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1
- 关键字2
- 关键字1
活动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由李惠军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上海市宜川中学历史教师陈皓越老师开展题为《今日,我们何以回望“五四”》的探究型课堂教学,随后为学员代表点评交流环节,最后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瞿骏教授做题为《五四运动:新性质与新路径》的专题讲座。
探究型课堂教学《今日,我们何以回望“五四”》
探究教学以“五四运动”油画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照片导入,陈老师设计了“‘五四’缘起”“‘五四’镜像”“‘五四’回响”三个环节以铺展教学。“‘五四’缘起”环节中,陈老师以“‘五四’运动为何爆发于1919年而非同样民族矛盾尖锐的1915年”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在师生、生生互动中,陈老师引领学生感受深受新文化“民主”“科学”熏陶与启迪的“新青年”在民族危亡之际所表现出的责任担当。同时,学生也初步习得了探索历史本相、理性评价历史的方法。“‘五四’镜像”环节中,陈老师呈现三组史料,基于时空勾勒“五四当天”“京沪两地”“法国巴黎”三幅历史镜像,力图使学生回到“历史的现场”,身临其境感受五四运动的进步性与广泛的群众性,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五四’回响”环节中,基于百年中国不同时期对五四精神的不同解读,陈老师提出“为何‘五四’的回响延绵不绝”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对五四精神时代价值的思考,进而理解五四精神的当代意义,以呼应“今日,我们何以回望五四”的教学主题。陈老师的课堂教学环环相扣,逻辑严谨,立意彰显,在“五四”百年之际,通过回望“五四”,为我们更好地感受“五四”情境、理解“五四”意义、认同“五四”价值,奉献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探究课。
点评交流
在交流环节中,来自各基地的学员代表发表了观课感想。上海市李峻高中历史攻关基地的学员张曦琛老师聚焦“回望”,谈了对探究课型的想法。她肯定了陈老师设计的串列问题、分析史料、呼应主旨的教学三环节,通过带领学生探究五四运动本相,进而探究五四精神的内核,层层推进的叙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展与认知的形成。普陀区鲍丽倩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学员徐寒雄老师认为,“缘起”环节较好地渗透了史学思想方法,“镜像”环节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较好地架构了五四运动的过程,呈现了五四运动的发展及规模。针对“回响”环节,徐老师提出明确五四精神的内涵可提升教学效果。鲍丽倩初中历史攻关基地学员郑丽芬老师立足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以回应关注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野与衔接、初高中历史教学重难点的差异、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对史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施海燕老师从教学设计体现活动主旨、教学过程落实学科素养、教学内容关注学术动态等方面小结了此次探究教学的优点,同时也对陈老师在史料选择、课堂互动以及教学语言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该环节最后,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月琴老师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点评与指导。基于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及呈现过程,李老师表扬了陈皓越老师对于历史教学执着追求的精神,肯定了陈老师对五四运动本相的深入探究和对五四精神的理性思考,以此激励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热情,坚定中学历史教师的教育信念。
专题讲座《五四运动:新性质与新路径》
瞿教授首先结合陈老师的课和学员的评价,对习总书记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进行了历史的解读,分析了这四个词的内在联系及逻辑顺序,明确指出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历史的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给予在座历史教师以很大启发。接着,瞿教授结合他本人对五四运动的研究成果,就如何运用五四史实与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五四的性质、如何使五四的镜像与世界、国家、地方的情况相联系,如何使五四的回望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如何开辟新路径使五四精神得到更广泛的理解等方面,进行了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诠释。瞿骏教授对五四运动、五四价值、五四精神的深入研究和独到思考,对我们立足史学本质、探究历史本相、提炼历史史识具有示范和借鉴作用,值得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仿与迁移。最后,主持本次活动的普陀区教研员鲍丽倩老师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活动的意义不止于课堂教学研讨,更在于挖掘及体现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以激发学生以爱国为源泉、以进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